2015
市民台球大联赛
台球趣味游戏欢乐多
从封闭走向开放,鼓励社会办赛,让体育回归本源,跟随着上海体育改革的步伐,从2014年小试牛刀,到2015年初具规模,在全新办赛机制的驱动下,上海都市台球大联赛赋予了这个项目更多的遐想,上海台球运动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契机与转变。
“小克勒”打起球来有模有样
打好“亲情牌”,不断提升大联赛的人气;打好“文化牌”,不断增强大联赛的内涵;打好“互动牌”,不断扩大大联赛“朋友圈”,在全新办赛机制的驱动下,2015年的都市台球大联赛整整历时120天,开幕式没有明星,没有领导致辞,甚至没有主席台,近2000位市民、6000 人次陆续参加了大联赛项目,比赛场地横跨申城20余家台球俱乐部,真正体现了“社区就是赛区,球房就是赛点,打球就是比赛,市民就是主角,草根就是文化”的办赛宗旨,为协会角色的转变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轻伤不下火线,市民联赛有魅力
台球市民大联赛的诞生,在现有资源上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市民台球爱好者的需求,做实做强了台球可持续发展的市民基础,完善了协会、俱乐部、球迷之间的互动载体。
2016
上海大师赛“十”至名归
战胜塞尔比夺冠,丁俊晖成就了一段传
2016年是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的第十年,TOP16球手难得全勤,但相比过去几年,本届比赛冷门不少,首轮TOP16球手折损一半,次轮八场比赛再次折损一半,值得一提是与丁俊晖次轮同时开球的三场比赛,希金斯和奥沙利文、特鲁姆普相继出局,八强出炉之后,上半区只剩丁俊晖一名TOP16球手,上海赛一年一冠的魔咒似乎又要再度上演,好在丁俊晖关键时刻挺了过来,连克霍尔特和马奎尔挺进决赛,而塞尔比淘汰了瑞恩·戴后,当年世锦赛冠亚军联手扼杀上海赛魔咒再次发生。
丁俊晖成为上海大师赛历史上唯一两度夺冠的选手
决赛中,丁俊晖不负众望,以10比6战胜塞尔比,夺取了赛事冠军。整场比赛丁俊晖打出1个单杆过百和7个单杆50+,同时他也成为了上海大师赛十年来唯一获得了两次冠军的球员。自2014年中国赛之后,丁俊晖时隔29个月再夺排名赛冠军,也是他职业生涯的第12冠。从2007年至今,丁俊晖陪伴上海大师赛走过了十年风雨。从过去多次一轮游到如今连续四年挺进八强,其中两次斩获冠军,十年的上海大师赛见证了丁俊晖逐渐走向成熟。
十年,这条通道见证了小丁的成长
随着丁俊晖的夺冠,上海大师赛的十年圆满落幕。十年间,选手们对这项在东方土地上举办的比赛,从之前的懵懂不知,到现在的轻车熟路。包括主办方、球迷和采访过七届大师赛的媒体记者,记忆中都不知不觉填满了很多属于它独有的记忆。这项赛事迎来了自己的周期、书写了自己的历史,它无疑已经成为世界斯诺克界不可替代的一项经典。
开拓高校台球新领域
比赛井然有序
在多年的努力下,上海台球竞赛体系不断完善,从职业到业余,从全市小学生比赛到老年台球锦标赛,几乎覆盖了每一个年龄段。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由于许多因素,上海高等院校始终是上海台球运动发展中的“真空地带”。2016年,在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中找短板、补差距、创新赛事的要求下,市台球协会对这一领域进行了专题的研究和开发,“统一水趣多杯”首届上海市高校台球锦标赛终于破壳而出。
64支队伍进入总决赛
大学生的比赛同样精彩
整个赛事采用四个分站赛、一个总决赛的“4+1”模式,实践证明,高校台球蕴藏着无穷的潜力,大学生群体表现出的热情与素养,大大超出了相关方面事先的预想。尽管预赛场地处于偏远的大学校区,但每一站的报名人数都能轻易地突破100大关。为期两个月,近40所高校积极参与,首届上海市高校台球锦标赛有效缓解了大学生群体缺乏正规台球赛事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整合了高校台球的资源与力量,为校际台球活动开展提供了空间,从而将上海高校台球运动纳入了可持续发展的 新轨道。
中国公开赛“9球回家”
2016年是世界9球中国公开赛创办以来的第八个年头,同时也成为了该项赛事的重要转折之年。
历经八年时间的打磨,世界9球中国公开赛年年有创意,年年有进步,已经发展成为中国9球运动奖金最丰厚、历史最悠久、运作最成熟的品牌赛事。与此同时,唐镇中国首个“台球之乡”的cba录像创建工作也与时俱进,硕果累累。在此背景下,国际一流9球赛事原汁原味引入唐镇的条件已经成熟。在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台球协会、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体育总会、浦东新区教育(体育)局、上海市台球协会的大力支持下,世界9球中国公开赛迈开了整体移师唐镇的步伐。
从决策到大赛成功举办的五个多月时间里,唐镇人民政府再次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正如唐镇人民政府党委书记徐惠丽所言:给我一个舞台,还你一份惊喜。小镇办大赛、世界看唐镇,当宜居小镇碰撞世界9球,此情此景让人遐想无限…… ,